新闻动态

协会动态
开启核科普的右脑思维模式
撰写时间:2018-2-8 文章作者:刘瑞桓 王桂敏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近几年,核电和核技术利用项目的舆情事件,甚至是社会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这说明我国公众对“核”知识的了解仍然匮乏。


       公众和核科普之间的鸿沟到底有多大?为什么做了很多努力仍然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核领域知识因其技术的复杂性,知识本身的晦涩难懂,且涉及范围广、专业小众化等特点,虽然科普工作者已经有意识地将内容做到通俗化,但对于缺乏核相关专业背景的普通公众来说,仍然很难理解并对其产生兴趣。


      “左右脑分工理论”


       我们先来看看美国加利福尼亚技术研究院教授、著名心理生物学家罗杰·斯佩里的“左右脑分工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的大脑的两个半球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在进行思考,左脑善于掌握、运用概念进行逻辑推理和判定分析,即对语言、数字、逻辑等信息敏感,偏向用语言、逻辑性进行思考。右脑善于掌握图形进行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对图象、模型等信息敏感,偏向以图像和形象进行思考。


       而且,右脑还是低耗高效工作区,不需要很多能量就可以高速计算复杂的数学题,高速记忆、高质量记忆,具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人类的大量情绪行为也被右脑所控制。


       “三力”与“三感”


        罗杰·斯佩里的左右脑分工理论,给我们的核科普工作带来很大的启发。它告诉我们,右脑善于掌握图形进行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因此,核科普工作可另辟蹊径,把关注右脑潜能的利用作为重点,注重“三力”和“三感”的培养。


       “三力”即不只关注功能,还重创意的设计力;不只关注证据,还重故事的故事力;不只关注学科,还重整合的交响力;“三感”即不只关注逻辑,还重情感的共情感;不只关注严肃,还重趣味的趣味感;不只关注事务,还重价值的价值感。


       理论知识+实践探索


       要做好核科普工作,首先,努力改变科普环境,营造科学氛围。充分发挥公众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强调主动学习,提出问题,营造独立思考、理性认知风险的社会大环境;要改变现有科普单向传播、受众被动接受的方式,不仅做核专业知识科普,更重要的是普及科学认知的价值观、方法论,让受众学会在复杂的传媒新时代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方法和自己的感知体系,让公众认同认知标准后做出理性判断,达到人人既是科学的接受者、享受者,也是传播者、从事者的境界。


       其次,积极探索科普方式,开发右脑潜能。提升国内现有核电展厅等基础设施的科技含量,增加互动性强的展品及设施,充分展示核电的科普感及前沿的核电技术等。可借鉴欧洲国家的成功经验,比如用三维动画和Flash模拟项目效果,把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等通过模拟噪声、气味、安全处置等渠道立体展现给公众,力求将核能核技术这样难懂的科学知识通俗化和大众化,引导公众主动走近核科学世界,参与其中,探索知识。


       再次,充分调动学习平台,实现泛在学习。在物联网、云计算、APP等掀起的移动互联网背景中的教育变革环境下,核科普应充分利用各类媒介载体,全面融合网络电视、广播电视等资源,学会使用多元数字化、移动化、网络化的技术与工具,让公众实现随时、随地、随心的学习,实现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进行碎片式阅读,让科普就发生在身边。


       要注重专业和通俗的融合,培养职业科普人。注重培养一批通晓核知识、精通科普工作特点的职业科普人,进行专业核科普工作,是改进核科普工作的关键一环。只有职业科普人才能既读懂前沿研究,和学界保持紧密联系,也能够用通俗语言、详实的案例、工具(图像、数据、视频等)向公众传递具象知识,达到核科普领域专业和通俗的完美融合。


       最后,创新科普方式方法,用心设计互动模式。首先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多媒体传播平台与公众积极互动交流,提高公众的参与度,例如设计内容简明、情景生动的核与辐射安全知识类小游戏等。此外,良好的互动模式也少不了科普工作者与公众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各种现场科普活动是公众近距离认识核能与核技术利用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