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防护

核医学辐射防护
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检测
撰写时间:2012-6-4 文章作者:质检总局计量司 文章来源:《我们身边的电离辐射》


    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检测的目的是根据有关法规的要求,保证工作场所和工作人员的安全。辐射防护和辐射安全是社会关注的重要方面。IAEA和各核工业国都制定了统一的场所监测与个人监测的辐射防护量与剂量当量限制。这一切都为和平利用核科学技术提供了有效的、必要的安全保证。
    ⑴场所监测与核应急监测
    在辐射研究和应用的各个领域中对工作场所和人员要进行严格的安全防护监测。这方面的监测包括正常的工作场所监测、意外情况的超限值报警、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检测、污染水平监测以及意外事故监测等。目的在于根据有关法规的要求,及时报告现场的辐射状况,保证工作场所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常规辐射防护监测分为固定的工作场所监测、携带式现场监测和现场应急事故监测等。在场所监测的仪器中一般检测的范围为从mSv∕h到mSv∕h。能量响应和测量准确度的要求一般在±30%以内。可用的测量仪器主要有电离室防护剂量仪、计数管污染监测仪、闪烁污染监测仪、半导体防护剂量计及热释光剂量仪等。图26为核反应堆外围现场监测仪器的照片。

图26 核反应堆外围现场监测仪器


    ⑵个人剂量监测
    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的目的在于有效地保护工作人员在安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少地受到辐射伤害。测量内容多数与人体的部位有关。辐射防护监测一般使用剂量学量,为了描述人体受到电离辐射可能导致的危害,需要将辐射的类型、能量分布、空间分布与人体不同组织或器官联系起来的辐射防护量。这些量一般只可通过计算得出,而不能直接测量。在实际工作中,则立足于实际辐射防护监测,使监测结果在一定条件下表征人体的防护剂量。ICRU为了这种要求,设计了专门的实用量。即:周围剂量当量H*(d)、定向剂量当量H′(d,Ω)和个人剂量当量HP(d)。实用量可以经两种途径得到。一种途径是由剂量学量(注量Φ、比释动能K和吸收剂量D)用品质因数Q和标准模体计算得到;另一种途径可以由相关条件刻度的仪器测量计算得到。
    辐射防护量是用于辐射生物效应估计与危害评价的量。用于描述器官量和有效剂量的防护量,在ICRP第60号出版物和第74号出版物中有详尽的描述。由于定义概念繁多,体系与限定条件复杂,并包含大量生物统计学内容,在此不一一介绍。电离辐射量中用于防护监测目的的物理量、实用量和防护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详见图27。


图27物理量、实用量和防护量之间的相互关系